恶性高热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是由氟烷等挥发性麻醉药物所触发的一种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病情危重,常危及生命。恶性高热易感者的骨骼肌细胞膜有缺陷,导致由5000多个氨基酸组成的钙离子通道蛋白RYR1结构异常,在诱发药物氟烷等挥发性麻醉药物的作用下,该钙离子通道持续开放,钙离子持续大量外流,使全身肌肉痉挛,产热急剧增加,体温迅速升高,在没有特定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升高。同时产生大量乳酸和CO2,出现酸中毒、低氧血症、高血钾、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可导致死亡。
(1)研究发现某种麻醉药物是通过抑制突触传递来实现麻醉作用的,在该药物作用后,检测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与作用前相比较并未减少,则可推测该药物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 来发挥作用的。若用该药物作用于下图中的突触,然后刺激左侧神经元一次,电流计指针将偏转 次。
(2)恶性高热的病因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恶性高热的原理可以说明( )(多选)
A.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
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
C.肌细胞中钙离子的含量越高越好 |
D.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
(4)在发病时,患者细胞内的 (生理过程)显著增强,释放大量热量,此时细胞内活动显著增强的细胞器是 ,此时机体中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使机体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 ,但体温仍然迅速升高,这说明 。
下列是某同学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所做的有关实验:用6株有24片叶片、长势相似的盆栽天竺葵,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过程以测定O2释放量为光合作用强度指标。以6种不同的光照强度、3种不同CO2浓度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回答:
![]() O2释放量 光照强度 |
0.1% |
0.2% |
0.3% |
1 |
0 |
0 |
0 |
2 |
2.0 |
2.0 |
2.0 |
4 |
3.5 |
3.5 |
3.5 |
6 |
3.5 |
5.0 |
5.0 |
8 |
3.5 |
5.0 |
7.0 |
10 |
3.5 |
5.0 |
7.0 |
(1)当光照强度为1时,天竺葵根尖细胞合成ATP的部位是 ;当光照强度小于4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当光照强度为8-10时,影响光合作用主要因素是
。
(2)请根据表格绘制CO2浓度为0.2%、0.3%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
Ⅰ.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
(1)图中 (填字母)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在B→A的过程中,碳是以 形式流动的。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图中的 (填字母)组成,此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是 (填字母)。
Ⅱ.已知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比例为x,则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A.![]() |
B.![]() |
C.![]() |
D.![]() |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6分)
I用某种大小相似的农作物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请根据表中所测数据情况计算出27℃光合作用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量 mg/h,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温度从27℃升到30℃的过程中,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是 。可能影响的外界因素有 等。
(2)有人认为在相同日温(较适宜)下,夜温低于0℃或高于20℃时,绿叶蔬菜的产量都不理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日温在29℃夜温控制在多少度范围时,人工大棚中种植绿叶蔬菜,收获的绿叶蔬菜产量较高(怎样控制温度不作要求)。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实验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种的、枝叶数量、大小、重量和健康状况等相同(或相近)的绿叶蔬菜幼苗若干,均分5组;
第二步:将5组绿叶蔬菜幼苗种植在相同土质中,日温控制在29℃,夜温分别控制在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水肥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
第三步: 。
③结果分析: 。
II、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
(3)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 。
(4)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10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每空2分,共14分)石刁柏(俗称芦笋,2n=20)号称“蔬菜之王”,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石刁柏种群中抗病和不抗病受基因A 、a控制,窄叶和阔叶受B、b控制。两株石刁柏杂交,子代中各种性状比例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分析石刁柏的核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条染色体;若一株石刁柏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最可能是亲代中植株的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所致。
(2)运用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基因A 、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3)亲代基因型为。子代表现型为不抗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4)请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应选植株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