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①苯 ②乙烯 ③甲苯 ④乙酸 ⑤乙醇中,(填编号)
(1)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H2气的有
(2)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
(3)常温下能与溴水反应的有
(4)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5)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
Ⅱ 推断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⑹ X、Y两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是 ;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其化学式是_ 。
⑺ 1mol某物质含有不同周期三种元素的原子各1mol,其质子总数为20mol,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写出两种) 。
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乙中充入2 mol SO3和1 mol 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达到平衡后隔板K是否可能处于0刻度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若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则a一定小于________。
(2)若平衡时,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则甲中S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乙中SO3的转化率________50%(填“>”、“<”或“=”),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刻度________处(填下列序号:①<6 ②>6 ③=6)。
(3)若一开始就将K、F固定,其他条件均不变,则平衡时,甲、乙中SO3的物质的量分数是甲________乙(填“>”、“<”或“=”);测得甲中SO2的转化率为w%,则乙中SO3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
(4)平衡后将甲容器的混合气的1.0%通入足量Ba(NO3)2溶液,生成的BaSO4质量为________克。
在某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碘单质和足量钨(W),在943 K时,发生反应W(s)+I2(g)WI2(g),当I2的转化率为20%时,达化学平衡状态。
(1)反应从开始至平衡状态过程中用时20 s,其平均反应速率v(WI2)为________。
(2)943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若起始时,加入的碘为0.2 mol(其他条件不变)达平衡时容器中气体的体积比
V(I2)∶V(WI2)=________。
(4)在上述(1)平衡状态下,同时增加I2(g)和WI2(g)各0.02 mol(其他条件不变),化学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16分)如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xC(g)的生成物 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速率:a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后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此时该恒温恒容中
C%(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热反应(填:放热、吸热),计量数x的值是;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填:①C% ②A的转化率③B的转化率④压强⑤c(A)⑥c(B)];升温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填:左移或右移)
已知A(g)+B(g) C(g) +D(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的变化是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已知
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1="+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1="+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