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C(g)+2D(g),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 mol D,请填写下面空白。
(1)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如果缩小容器容积(温度不变),则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若向原平衡体系再投入1 mol A和1 mol B,平衡____________(填“右移、左移或不移”)。
(4)若开始时只加C和D各4/3 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则还应加入____________mol B物质。
(Ⅱ)现有反应:CO(g)+ H2O(g)CO2(g)+ H2(g) ;△H<0,在850℃时,平衡常数K=1。
(1)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 1.0 mol CO、3.0molH2O、1.0mol CO2和x mol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在850℃时,若设x=5.0 mol和x=6.0mol,其它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则a 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回答以下问题:(12分,每空2分)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 ________。
(3)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个。
(4)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5)若某元素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 p1,某元素F的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2,则元素E与元素F的电负性从大到小顺序是_____ 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元素F在元素周期表区域(填s、p、d、ds、f区)

(每空格3分,计18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色.
(2)第②步中,还原1mol Cr2O72—离子,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3)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4)用Fe做电极的阳极反应式为:

(5)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每空格3分,计15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
2.4
3.4
4.8
6.8
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 ____。
A.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 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_ __0,熵变S__ _0(填>、<或=)。

(每空格2分,计6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H2O(g);Δ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有关NO2气体的系列实验。

(1)如上图所示,烧瓶中放有少量铜片,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加入过量浓硝酸,烧瓶中产生气体的颜色是,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颜色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将烧瓶浸入冰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填“变深”、“不变”或“变浅”),使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颜色变化的原因
(3)在80℃时,将0.40 mol N2O4气体充入2 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n(N2O4)/mol
0.40
a
0.20
c
d
e
n(NO2)/mol
0.00
0.24
b
0.52
0.60
0.60

①计算a = ,此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0.2molN2O4气体,则N2O4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改变条件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能使c(NO2)/c(N2O4)值变小的措施有(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升高温度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向混合气体中通入稀有气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