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题。图中①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 |
B.沙漠化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C.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
D.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
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A.建筑工地扬尘 |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
C.汽车排放废气 |
D.工业排放废气 |
下列有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峡①风浪较小 | B.海峡②冬季风浪小于夏季 |
C.海峡③是中国的内海 | D.海峡①②容易出现海洋石油污染 |
读图1,图2,回答下列各题:2009年4月,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H1N1首先在a国爆发,并迅速向b国蔓延,其原因是
A.a、b两国自然环境相似,适合此类病毒生长和繁殖 |
B.a、b两国距离近,经济活动联系紧密 |
C.b国位于a国盛行风的下风向,大气运动导致病毒传播 |
D.候鸟迁徙把病毒带到b国 |
图2是图1中c、d两城市的降水变化图,其降水差异及原因正确的是
A.c城降水多,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 B.c城降水少,受寒流影响大 |
C.d城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 D.d城降水少,受副高影响时间短 |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1、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最接近
A.150 mm~300 mm | B.300 mm~450 mm |
C.450 mm~700 mm | D.700 mm~850 mm |
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 B.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
C.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 |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闭合曲线的数值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30 纬度位置 |
B.28 海陆位置 |
C.26 地形 |
D.28 洋流 |
此季节,图示区域
A.流水作用很强 |
B.气象灾害很少 |
C.森林火险等级很高 |
D.旅游观光人数很少 |
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 B.植被为温带森林,垂直分异显著 |
C.土壤肥沃,为紫色土 | D.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
图为2004年和2007年台胞游客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从2004年到2007年,下列四地台胞游客数量增加最快的是
A.西藏 | B.甘肃 | C.福建 | D.山东 |
对台胞游客来说
A.海南因热带风情而增长迅速 | B.福建因距离近及侨乡优势而增长迅速 |
C.海运是出游大陆的主要交通方式 | D.东北的夏日暖阳最具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