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载有液氯的铁罐车因轮胎爆炸造成大量液氯泄漏,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液氯泄漏将当地大片庄稼熏黄,这是由于Cl2的漂白性所致
B.泄漏的液氯应该用大量碱液中和
C.液氯泄漏后立即挥发成氯气而扩散到空气中,故事故现场不必进行特别的处理
D.这次事故说明液氯不能用铁罐盛装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于反应2A(g)+3B(g)=C(g)+5D(g),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x代表某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 D.固体氯化钠

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是(  )

A.H3PO43H++PO43- B.HCO3-+H2O H3O++CO32- 
C.CH3COONH4CH3COO-+NH4+ D.NaHS==Na++H++S2-

从以下事实中找出不能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B.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
C.合成氨在高温下进行和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增大N2的浓度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

盖斯定律认为能量总是守恒的:化学反应过程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①H2O(g)===H2O(l);ΔH=-Q1 kJ/mol;
②C2H5OH(g)===C2H5OH(l);ΔH=-Q2kJ/mol;
③C2H5OH(g)+3O2(g)===2CO2(g)+3H2O(g);ΔH=-Q3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酒精的燃烧热为Q3kJ
B.若使23 g液体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释放出的热量为(1.5Q1-0.5Q2+0.5Q3)kJ
C.H2O(g)→H2O(l)释放出了热量,所以该过程为化学变化
D.从反应③可知1mol C2H5OH(g)的能量高于2CO2(g)和3H2O(g)的总能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