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影响有限。而就在美国侵略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上述材料说明
A.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深重 | B.《海国图志》在中国的思想价值不高 |
C.日本进行变革的社会基础好于中国 | D.近代以来日本不断模仿中国的近代化 |
史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材料所述职能应属于
A.郡县 | B.中朝 | C.尚书省 | D.行中书省 |
下图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①人口南北流动②经济重心转移③南北经济发展④经济结构变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重视
A.法 | B.信 | C.礼 | D.智 |
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让许多人不安,总以为写的是自己,独特的这一个阿Q拥有了巨大的共性,甚至成为我国国民性的代名词。下列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与其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B.《西风颂》 | C.《命运交响曲》 | D.《离骚》 |
有研究者认为:“在民族国家时代,自由贸易只是特例,对贸易的限制、禁止,才是常态。也因此,全球化才会极其艰难,而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天然地就是全球化的,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据此,该研究者认为
①全球化是古已有之的经济现象②民族国家的产生阻碍了自由贸易
③民族国家的产生促进了全球化④东西方的自由贸易是同步产生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