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共有2000多名维和人员在境外执行任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B.积极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外交活动 |
C.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外交活动 |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在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封建社会,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导致自耕农“经常分化”的因素有①赋役负担②自然灾害③地主盘剥④土地兼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 B.脆弱性 | C.连续性 | D.自给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