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
| 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
|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A.颁布《紧急银行法》 |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
| C.“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 | 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
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里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 A.自由精神 | B.平等精神 |
| C.民主精神 | D.科学精神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 | B.分权制衡 |
| C.民主原则 | D.议会至上 |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
|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
|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
|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
分析下面人口简表,导致人口户数剧减的主要原因是
| 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人口户数 |
人口指数 |
| 太祖开宝九年 |
976年 |
3090504 |
100 |
| 仁宗庆历八年 |
1048年 |
10723695 |
346 |
| 徽宗大观四年 |
1110年 |
20882258 |
676 |
| 高宗绍兴三十年 |
1160年 |
11375733 |
368 |
| 光宗绍熙四年 |
1393年 |
12302873 |
398 |
A.政治形势 B.生产力水平
C.社会动荡D.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