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驶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民法大全》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出罗马法的缺陷。
(2)阅读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
(3)罗马法存在如此明显的缺陷,而后人却称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谈谈你的看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的诗歌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列举能够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主要措施。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举措?对秦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 两个改革者的命运都令人叹息,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材料二
材料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
——摘编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一所示的人民公社与材料一中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有何变化?
(3)有人说现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是在农村进行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请依据材料三说明此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材料二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它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美元能够拥有“黄金的生命”?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二战以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化。概括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 世纪中叶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中国与日本同属非西方文明, 对于现代化这种 “舶来品” 的抗拒是难免的, 这也是很多非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 但在不断抗拒、不断遭受挫折以后, 两国一个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继续对抗现代化的目标,一个是改变态度转而接受现代化。
——刘金源《关于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材料二 小约瑟夫·奈将综合国力等同于国家实力,认为一国实力的标准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是指支配性的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是指吸取性的实力,和硬实力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它包括国家凝聚力、文化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程度。其中“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发展尤为重要,它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结构和战略地位,是一个国家强大和兴盛的主要动力。”
———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请回答:
(1) 你认为19世纪中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符合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试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19世纪中期是如何通过“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发展促成国家强大和兴盛的”?
(3)19世纪中叶英、日两国完成现代化的途径有何不同?造成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进一步说: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雠。杀掉昏主暴君,孟子甚至认为不是弑君,而是“诛独夫”。
——汪丁丁《简论王元化先生自由主义思想的复杂性》
材料二 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材料三宋朝正巧是要对儒家经典重新作出诠释的时候。……研究儒家的力量才称得上真正成熟……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孔子和孟子所强调的君臣关系具有怎样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孟提出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中 “学术系统” 的主要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研究儒家的力量“真正成熟”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