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浣溪沙》①
清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
《一剪梅》①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②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①丈夫赵明诚出外求学久久未归,李清照以此词寄别愁。②玉簟:精美的竹席。
两首词的感情基调各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                                                                            
李清照比纳兰要幸运的多,在“一处相思”时,自知有“两处闲愁”;而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都化为一句词,请问是哪一句?试简要赏析。(5 分)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台 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字?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日。
颈联的“催”“逼”二字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加以赏析。
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三、四句和柳永的《雨霖铃》都用到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本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这首词上片划线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