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查阅有关资料得知Fe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HNO3具有强氧化性。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催化剂中铁元素为+3价;
假设2:催化剂中铁元素为+2价;
(1)假设3: 。
②设计实验方案。
③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步骤1:取一定量的稀硫酸于试管中,加热煮沸数分钟,目的是
;
步骤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处理过的硫酸并加热,得到A溶液;
(3)步骤3:取A溶液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振荡,若不出现血红色,则假设 成立;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 成立;
(4)步骤4:另取A溶液于试管,加入KMnO4溶液,振荡,结合步骤3中的结论,若出现
现象,则假设1成立;反之,则假设3成立。
(5)某同学将步骤2中的稀硫酸改成稀硝酸得到了A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血红色,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为+3价的结论,该结论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
用冰醋酸配制250 mol·L-1的醋酸溶液,再用0.2 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1)配制此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
(2)为了标定所配制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mol·L-1的NaOH溶液对20.00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
20.04 |
20.00 |
18.80 |
19.96 |
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实验二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
醋酸浓度(mol·L-1![]() |
0.001 |
0.01 |
0.02 |
0.1 |
0.2 |
pH |
3.88 |
3.38 |
3.23 |
2.88 |
2.73 |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4)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溶液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三探究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完成该实验,简述实验的方案:。
为测定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铝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一)甲组:实验方案:镁铝合金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步骤:
①称量: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镁铝合金粉末
②溶解:将①中药品加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过滤:
④洗涤:若未对过滤所得固体进行洗涤,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二)乙组:实验方案:镁铝合金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装置如右下图
(1)某同学提出该实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A、B之间添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你的意见是(填“需要”或“不需要”)
(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写出二点)、
(三)丙组:实验方案:12 g镁铝合金
操作l包括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量,并最终得到固体物质1.45g。则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2,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中盛有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F中是FeCl2溶液,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G中是AgNO溶液,现象是
(5)H中盛有Na0H溶液,其作用是。
I.下列实验方法:①分馏可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②用升华法分离碘和砂子的混合物;③用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④用分液法分离水和硝基苯的混合物;⑤用过滤法分离酒精和碘的混合物。你认为这些方法____________
A.只有①②不正确 | B.只有⑤不正确 | C.只有②③④正确 | D.全部正确 |
II.如下图是制取溴苯的装置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2)简述装置B中CCl4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后,常将A管中的液体倒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振荡,静置片刻后,烧杯_______(填“上”或“下”)层为无色的溴苯,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表为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以乙烯为标准)
烯类化合物 |
相对速率 |
(CH3)2C |
10.4 |
CH2CH |
2.03 |
CH2 |
1.00 |
CH2 |
0.04 |
据表中数据,总结烯类化合物加溴时,反应速率与CC上取代基的种类、个数间
的关系:。
(2)下列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时,取代基对速率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类似,其中反应速率
最慢的是(填代号)
A.(CH3)2C |
B.CH3CH |
C.CH2 |
D.CH2 |
(3)已知:①下列框图中B的结构简式为;
;
其中部分反应条件、试剂被省略。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 和D的结构简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3)写出C物质的一种同系物。
(4)写出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