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问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
“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间,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 这段分析认为雅典民主 ()
A.是奴隶主贵族的专政 | B.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 |
C.受到道德和规则的约束 | D.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
墙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
C.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
下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xié)田”。“ 协”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出现②生产工具有少量铜器
③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耕种者多为奴隶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C.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