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社会发展规律 D.“天人感应”理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德国进攻波兰之时,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位政治家发表这一言论时主要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之后可以利用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灭亡无损于英国的利益
C.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
D.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求
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