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 B.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C.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 D.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 B.选官须注重才学 |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 D.选官应注重品行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晋国是姬姓封国 | B.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
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 D.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
亚里士多德曾说:“城邦之外,非神即兽。”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也曾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男人就是城邦”的名句。下列对这两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积极投身于城邦的公共生活是古希腊民主时代的风尚 |
B.希腊所有成年男性必须参加军队、抵御侵略 |
C.成年男性公民是古希腊城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D.城邦是全体公民的联合体,公民享有权利,又必须担负责任 |
希腊古典时期,“雅典的全部人口中,公民约为16万人,外邦人大概不超过10万人,奴隶至多不超过14万人。”就此蕴含的信息,有人归纳出如下几点:当时雅典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当时雅典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公民等级最高,外邦人等级最低;这三类人在当时的雅典三足鼎立。其中解读有误的有()
A.一点 | B.两点 | C.三点 | D.四点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 | B.欧洲三大工运失败 |
C.俄国七月事件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