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大陆同胞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团团”“圆圆”终于抵达台北,人工圈养在台北市立木栅动物园。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圈养能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
C.人工圈养属于就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
D.可以将胚胎工程技术应用于大熊猫人工繁殖的研究 |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 |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自由扩散 |
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协助扩散 |
D.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 |
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 |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
C.一般而言,衰老的细胞中结构③的数目较多 |
D.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消耗ATP |
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后被彻底氧化分解 |
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
C.细胞器丙可能是核糖体,其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
D.发菜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碱性条件下,Cu2+能与肽键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 |
B.还原糖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将蓝色的Cu(OH)2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 |
C.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橙黄色沉淀 |
D.脂肪可被脂溶性染料苏丹Ⅲ染成橘黄色 |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存在于氨基中
B.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C.在活细胞中,C的含量最多,其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D.脂肪中C、H的含量较糖类高,故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脂肪产生的能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