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题
1.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 | ①②④ | B. | ①③⑤ | C. | ②③⑤ | D. | ②④⑤ |
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 | 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
B. | 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
C. | 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
D. | 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西欧 |
下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时 B.0时
C.12时16分 D.11时44分
(2)M、N两地的经度差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可能大于10°,也可能小于10°
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地理事物都符合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如海陆分布、岩石组成、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它干扰或破坏 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现象叫做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很少呈带状分布,而多呈斑块状分布。以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A.非洲赤道南北的自然带基本呈对称分布 |
B.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 |
C.我国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山地寒冻苔原 |
D.内蒙古自东向西分布着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完成小题。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A.丁>丙>乙>甲 | B.丁>乙>丙>甲 | C.乙>丁>丙>甲 | D.甲>丙>乙>丁 |
若乙表示的是我国天山,则其南坡缺少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土壤 | C.水分 | D.热量 |
下图是我国棉花、油菜、甜菜、甘蔗四种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其代表的作物依次是
A.①棉花、②甜菜、③油菜、④甘蔗 |
B.①棉花、②甜菜、③甘蔗、④油菜 |
C.①甜菜、②棉花、③甘蔗、④油菜 |
D.①棉花、②甜菜、③油菜、④甘蔗 |
读“全球各纬度太阳辐射立体模式图”,据图回答小题。1月份,全球太阳辐射能量最大的纬度是
A.23.5°S | B.23.5°N | C.0° | D.90°S |
赤道上太阳辐射能最多的月份是
A.1月和7月 | B.2月和8月 | C.3月和9月 | D.7月和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