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blob.png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5-3回答问题。

图5-3
(1)此图是___________(国家)局部图,阴影所示为___________草原。
(2)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河流:C___________
(3)该国和___________国牧牛业占重要地位。
(4)该区发展大牧场的区位优势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国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外,还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6)该国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靠___________,这反映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图5-5),回答问题。

图5-5
(1)A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这里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气候区,适宜经营___________业。
(2)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优势区位条件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3)C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它是随着___________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市场农业类型。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blob.png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 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图1图。
资料三见图2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

A.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

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

连续的阴雨天气

D.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

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右图为我省某地农村土壤污染因果联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人图中恰当的位置。

A.饮用水 B.水生生物 C.食品 D.农田污水

E.农作物 F.水体 G.固体废弃物
据图分析,为使土壤免受污染和破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
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