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海南省包括海南岛、三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海南省下设的三沙市辖三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当地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据估计经济价值达数十万亿元。自2012年三沙设市后,全国热切期盼开放三沙旅游。三沙市新建的大型交通船“三沙1号”将于2014年交付使用,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相关方案正在推进和报批中。
材料二海南岛最冷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2012年海南、上海三大产业构成比较表
(1)文昌将建成我国新的航天发射中心,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它具有的优势是____和____。
(2)海南岛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8分)
(3)分析海南和上海两地第三产业的地域差异。(8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简述三沙市应如何加快经济的发展。(6分)
(30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河谷地区人口和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其深水航道为当地重要的货运动脉,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A—B河段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有、;
不利条件有 。(6分)
(2)说明A地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
(3)依据图示信息推断C市发展的主要高耗能工业部门,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4)D岛附近海域大量的渔产品被运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加工,分析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8分)
阅读下列材料。
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全面提升了中国与中亚四国的双边关系,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推动上合组织健康务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甲、乙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试推断该地区小麦的主要种植区域,并分析原因
(3)中国已成为甲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试从地理角度分析甲国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4)乙国是中亚地区最大的产棉国和原棉出口国,被誉为“白金之国”。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乙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竹子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生长快,生物量大,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竹子在中国更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着悠久的种竹、用竹、吃竹、咏竹的历史,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竹子有如此浓重的情愫。
材料一亚太竹区分布图。
材料二世界主要产竹国竹类种数对比图(图乙)及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对比图(图丙)。
材料三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还能“攻城略地”。
⑴ 读亚太竹区分布图(图甲),推断竹子主要的生长习性。
⑵ 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并分析原因。
⑶ 江西宜丰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产业发达,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说出其担忧的原因。
(12分)下图中,左图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右图为“部分自然要素统计值沿A—B剖面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线自西向东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_________、林地、_________,在其农业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_________、森林锐减、__________。(4分)
(2)右图中呼伦贝尔高原和齐齐哈尔两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这种差异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是________。(4分)
(3)目前,黑龙江北部是世界种植水稻纬度最高地区,其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