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十六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定于2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成为会议焦点。“不结盟运动”对国际关系格局最大的影响是
A.鼓舞民族解放斗争 | B.推动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
C.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 | D.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
A.基础相当薄弱 | B.照搬苏联经验 |
C.强调政治导向 | D.发展急于求成 |
1933年吴钊在《复兴之基点》说:“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下列符合当时情况的说法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准备长征 |
C.部分国民党爱国将领积极抗战 |
D.东北、华北国土沦丧,一二·九运动爆发 |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下面的图示表明
A.民主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线上升 |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 B.陆九渊 |
C.李贽 | D.顾炎武 |
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夏代是传说的朝代,商、周是真实的存在。"最能支持此观点的证据是
A.《诗经》里有大量歌颂商、周的诗篇 |
B.《史记》里夏代的记载没有商、周丰富 |
C.夏禹是传说人物,商汤、周文王是历史人物 |
D.夏代文字尚未发现,商、周有较成熟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