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常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假如你有一份针对解决出行难的建议书,可以投寄的行政机关是

A.市人大 B.市委办公室 C.市政协 D.市政府

10年前,某市“率先”在全国提出了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5年前又“率先”将这个时间表推迟到了2010年,同时又大规模修正了现代化指标。这种做法体现了某市政府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在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D.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

面对前景并不明朗的房价,某省政府根据国务院精神,全力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下列政府行为与我国经济职能措施的最佳对应排序是
① 实行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②着力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③大力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科学管理
④ 依法查处土地闲置以及炒地行为

A.①公共服务、②经济调节、③市场监管、④社会管理
B.①市场监管、②经济调节、③社会管理、④公共服务
C.①经济调节、②公共服务、③社会管理、④市场监管
D.①市场监管、②公共服务、③社会管理、④经济调节

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生活困难的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生活困难的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部分制约和决定着整体
C.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从来不相信任何事物,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①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灭亡的 
②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③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④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