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中指出:“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当时政府帮助农民克服困难的措施是( )
| A.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 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
|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D.确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
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面貌。回答1—3题。
1.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开始逐渐融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实现“统一”的主要方式最初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非洲与美洲之间的黑奴贸易
2.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
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改良了蒸汽机 D.研制了发电机
3.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世界领先。回答1—4题。
1.有学者认为:“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和“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相反而又相成,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导致“尊君”和“民本”传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
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C.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2.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最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丁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
3.“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该现象应始于下列哪一部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A.张衡《二京赋》 B.(西晋)左思《三都赋》
C.曹雪芹《石头记》 D.(宋)王溥《唐会要》
4.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
商”的结果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有
①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②使封建守旧思想久久得不到冲击 ③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 ④有利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1993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是美国片;两家美国组织和两家欧洲组织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新闻收集和新闻传播。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霸权挑战 | B.文化输出成为经济增长点 |
| C.文化价值观已出现同化趋势 | D.舆论宣传得到了各国重视 |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神创论与进化论 |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
|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 D.相对论与量子论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2010年11月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这说明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 B.发展中国家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 C.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话语权扩大 | D.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脱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