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再问我:最近过的怎么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本是打算搜狗,结果看到猫扑”等网络经典流行语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
|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 年份(年) |
1870 |
1900 |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 工人总数(个) |
78 000 |
272 000 |
| 产量(吨) |
3 200 000 |
29 500 000 |
| 投资额(美元) |
121 000 000 |
590 000 000 |
上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100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50镑!”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
①揭露了殖民主义在被征服地区的野蛮屠杀罪行
②新教具有扩张性
③说明了资产阶级标榜的“天赋人权”的虚伪性
④对印第安人的杀戮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激励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7、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 B.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
| C.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 D.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 C.中日邦交正常化 |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但到1948年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美国在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款的同时,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造成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战”的加剧 | B.日本开始采取亲美政策 |
| C.朝鲜战争的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