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枯、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 | 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 B. | 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
C. | 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 D. | 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
1919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梁启超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 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意见一致 |
C.梁启超看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 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
“尽管当时中国拥有那么高比例的GDP,但这些资源并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转化成为政府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尽管当时英国的GDP并不算高,但国家能够有效动员资源和使用资源。”这段分析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 B.国家集权程度没有英国高 |
C.政府对军事的投入不够 | D.国家投资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
“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苏格拉底案,在程序上符合雅典的制度和法律,是合理合法的 |
B.苏格拉底案是典型的冤案,反映了雅典民主被少数贵族操纵的现象 |
C.雅典的直接民主制是进步的,但是也会…现“多数人的暴政”的结果 |
D.苏格拉底案,也体现了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
安德森认为“很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竞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在中国古代史上,能回答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美国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是指
A.国王和上议院 | B.国王和内阁 | C.国王和下议院 | D.内阁和上议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