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 | 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 | 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
C. | 在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
D. |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土地革命 |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④驱除鞑虏,平均地权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谣谚是公共情感的反映。“某某番烧,小秃儿要挨刀。”“某某退位,家家都有和尚睡。”(注:“某某”代指一皇帝年号)“大总统,瞎胡闹,一帮和尚没有庙。”这些民谣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A.1644年清军入关之初 | B.戊戌变法时期 | C.太平天国时期 | D.辛亥革命时期 |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中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日本人
A.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 B.想对中国地理学开展学术研究 |
C.积极帮助中国勘测地貌地形 | D.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