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 A. | 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 B. | 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
| C. |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 D. | 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
据调查,17世纪末,英格兰和威尔士贵族地主占有全国15~20%的地产。到了1790年,400家大地主(其中多是上院权贵,从男爵和爵士)的地产份额高达20~25%。而同期10万个中小农户的年收入只占全国农业总收入的15~20%。这说明()
| A.改良式的革命不利于英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
| B.“光荣革命”后英国贵族仍占有大宗地产和经济优势 |
| C.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这种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变 |
| D.英国贵族长期握有特权而不受到革命力量影响 |
公元前753年,罗马庄严的宗教仪式建立。在建城仪式中展示了朱庇特神对罗马城的祝福。朱庇特神是存在于不同种族之间的神,是法律制度的主宰者。建城仪式旨在实现法所调整的“与神灵保持的和平”的需要。这说明()
| A.罗马法的内容大多数选自宗教教义 |
| B.此时神权与罗马皇帝的权威相冲突 |
| C.罗马法保证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 |
| D.罗马法与宗教伦理紧密相结合 |
公元前12~前11世纪,印欧种族的多利亚人从北部入侵希腊半岛,逃难的阿该亚人与南下的多利亚人混杂在一起,引发了希腊世界的殖民大运动。历时一个半世纪的海上大移民,对希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关于这里“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了古希腊城邦体制的瓦解 |
| B.各城邦之间难于形成统一的血缘认同 |
| C.是各个城邦之间征战不断的直接原因 |
| D.形成古希腊政治“轮番而治”的特点 |
(西汉)成帝末年,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而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于是...复置刺史。据此,刺史“秩卑”的积极作用在于()
| A.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
| B.将各地方的人才纳入官僚体系 |
| C.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刺史的权限 |
| D.调动其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对其控制 |
当秦国的丞相王绾建议:“诸侯被破,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始皇回应道:“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王绾主张继承西周的分封制度时赢得了群臣的普遍赞同,秦始皇也举棋不定了。这说明()
| A.分封制仍然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地方行政制度一 |
| B.秦朝上层的官僚集团仍有着浓厚的分封意识 |
| C.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 D.此时秦朝的皇帝尚未真正的实现大权独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