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 B. |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
C. |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 D. |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实业救国思想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B.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C.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 |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
C.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
D.文学革命的影响 |
下表为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年——1904年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相关的现象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C.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