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 武装革命 B. 无产阶级革命
C. 民族革命 D. 国民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孟子

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这说明了()

A.伽利略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
B.伽利略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C.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D.伽利略的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D.将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下图是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的《双猫图》,画面右上方的题词是:“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中国早期译者翻译《物种起源》,对“evolution”一词的翻译强化了“进步”的含义,认为生物的改变,一定是朝“进步”的方向而去。而达尔文自己却不认为所有的进化都必然朝着“进步的倾向”。近代译者对《物种起源》的翻译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看重( )

A.基础性 B.实用性 C.科学性 D.思想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