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A车的车尾拖着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A车以某速度与静止的B车相碰,碰撞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运动,
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b所示,AB="BC=CD=2.28" cm,EF="FG=GH=1.14" cm,
(1)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__________s,其使用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2)与A车相连的是纸带的 (填写“A端”或“H端”);
(3)A车碰撞前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AB碰后一起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4)由题中的信息可知,以A、B两小车为系统,在碰撞前后相等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填物理量的名称)。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器材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A 1 m长的粗绳 B 1 m长的细绳 C时钟 D秒表 E半径为1cm的小木球
F半径为1cm的小铅球 G米尺 I铁架台 J天平 H.砝码
(2)用 来测摆线长度。加上小球的半径得到摆长。用 计时。测量50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计时应从 位置开始。
(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 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T 2与L的关系式T 2= ,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 ,再由k可求出g=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1kg的重锤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6 V、50 Hz的交变电源,纸带打点如下图所示.
纸带上O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的打点起点(O、A间点未画出),选取的计数点A、B、C、D依次间隔一个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O点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mm,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重锤速度vB=________,重锤动能EkB=________.
(2)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_.
(3)由(1)(2)中数据可知,由重锤下落过程说明________.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位置上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上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图3中的a、b、c、d所示.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_____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图3图4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
(3)已知图3中小方格的边长L=2.5 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m/s,小球在b点的速率为________m/s.(取g=10m/s2)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点,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A、B、C、D、E五个点,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交流电的频率为f,用以上给出的已知量写出C点速度的表达式:vc=;在OC这段时间内,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利用这个装置还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则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2)某同学上交的实验报告显示重锤的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锤的势能减少量,则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能是(填序号).
A、重锤的质量测量错误B、该同学自编了实验数据
C、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等于50Hz D、重锤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测力计共同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在(1)中是______________.
在(2)中是____________.
在(3)中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