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酵母菌群体生长状况可用660nm光吸收量来表示,培养液中菌体越多(不包括死亡个体),光吸收量越高,光吸收量和酵母菌干重之间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为了验证恒定容积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的群体生长规律,某小组在一个装有0.5 L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进行了酵母菌的培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至第8 h后,酵母菌种群开始进入___期。培养至第24 h时,锥形瓶中酵
母菌的干重为___g。
(2)培养至第___h之后,酵母菌种群将进入衰亡期。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酒精的产量,应该延长___期,常采用___法进行培养。
(3)为使以上实验方案更科学严密、数据更准确,上述实验方案还应作怎样的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是为了处理污水(含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而设计建造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图2是对该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表示分解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45.9
62.8
83.1
0.066

870.7
369.4
501.3
0.002 3

0.9
0.3
0.6
0.94

141.0
61.9
79.1
0.085

211.5
20.1
191.4
0

图2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请据图2画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图2中不同营养级体内DDT含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该人工湿地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 L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项目



进水
750
360
700
出水
150
50
25

COD、BOD值越高,表明________污染程度越高;总氮量的降低表明,植物的吸收作用可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4)该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对污水流入设计了流量和流速控制开关,并且在系统的底部铺设了通气的管网。前者是因为________,后者的目的是促进_____

Ⅰ.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性毒液。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乙,α银环蛇毒是一种________性毒液。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 ℃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状态,气孔处于________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使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在1 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 h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________mL。
(4)若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上画出容器内C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

多环芳烃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全球性污染物,是煤、石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某研究小组从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可降解萘、蒽的细菌,命名为BDP01。
(1)该研究小组所用的培养基应以萘或蒽作为唯一碳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功能看该培养基类型属于________。
(2)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___开始划线,该分离纯化方法称________法。
(3)下面的图1和图2为该研究小组进行的其中两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图,菌株的生长量以分光光度计于600 nm处测定的光吸收值(OD600)表示。

 
①测定菌株生长量时用液体培养基,并需振荡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1可见,菌株生长量较高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图2结果表明,BDP01对pH的适应范围较小,在酸性条件下的生长量要________于碱性条件下的。
③结合图2推测,进行图1相关实验时培养基的pH最可能为________(用图2中相关数值表示)。

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含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可进行如下步骤筛选:

第一步:将大肠杆菌在含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1的菌落。
第二步: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2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1对照无菌落的位置)。
第三步:选出图1培养皿中的某些菌落进行培养,即可得到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请在图1中圈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菌落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1中的外源DNA(含有目的基因D)和图2中的质粒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限制酶和。前者(酶)的专一性很强,其作用特点是
2.应该使用限制酶BamHⅠ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而不选择其他3种,原因在于()。(多选)
A.若使用SmaⅠ或者MspⅠ会破坏目的基因
B.若使用SmaⅠ切割质粒,能成功切开质粒得到粘性末端的可能很低
C.若使用MboⅠ切割质粒,质粒上会有2处被切开,会将质粒切成两段不利于筛选
D.使用限制酶BamHⅠ能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以便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定向连接,不至于反向连接
E.使用BamHⅠ切割质粒,质粒上会有1处被切开,破坏抗生素A抗性基因,保留抗生素B抗性基因,以便于将来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F.只有使用BamHⅠ切割,才能保证质粒和目的基因上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种不同DNA片段。若同时用限制酶MspⅠ、MboⅠ切割图2中的质粒,则可得到个DNA片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