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曾说:“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面对后来“帝制自为”的情况,孙中山的表现是

A.成立同盟会,明确革命纲领 B.颁布《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组织护国运动,捍卫民主共和制度 D.实行国共合作,顺应时代潮流

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错误的是

A.设厂地址拥有最早开埠通商的有利条件
B.美国的标准化生产为产品在中国加工提供了可能
C.成为近代企业的途径是手工工场采用了机器生产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此,林则徐采取的行动主要是

A.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B.撰写《海国图志》和《华事夷言》等著作
C.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张

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下列关于
“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

A.“仁”是天理的核心 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
C.“仁”者“爱人” 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