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
1 |
正常小鼠与A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 小鼠无变化 |
2 |
正常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
3 |
A 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A 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
下图表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某个阶段,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
(2)造成此反应生成物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3)根据上图并参考右上表分析:[1]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这个氨基酸与之前的氨基酸是通过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
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
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
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 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生化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
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2) 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3) 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
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标记的DNA分
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 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 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原理是▲。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理论上有
▲株。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自交,子代中AAbb与aabb 的数量比是
▲。
(2)过程⑤⑥的育种原理为▲,⑤常采用▲由AaBb得到Ab个体,过程⑥的处理方法是用▲处理幼苗。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
(3)过程⑦的育种方法叫▲,原理为▲。
通过实验研究洋葱(二倍体)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得出下图所示的结果。其中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图乙是有丝分裂显微照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结果表明细胞核中染色单体的形成是在▲阶段完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比较活跃的时期是▲阶段。(填字母代号)
(2)图甲分裂期的e时期细胞核中的DNA含量减半,最可能的原因是▲。
(3)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最佳的时期是▲时期,该时期处于甲图的▲阶段。如果要看清楚A细胞的图象,应将装片向▲方向移动。
(4)如果该生物的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则A细胞中姐妹单体有▲个,B细胞中DNA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