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贾谊《过秦论》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下列关于秦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大将蒙恬主持修筑②是把韩、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而成③在当时有利于中原经济的发展,在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④真正起到了阻止匈奴南下掠夺中原的作用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786年,《中国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的研究报告》第11卷问世,里面几乎仅收录关于可能会使商人感兴趣的资源——硼砂、褐煤、水银、氨草胶、马、竹以及产毛动物的报告。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 B.鸦片战争 |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D.工业革命 |
“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国有企业改革 | 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毛泽东发表这一看法的背景是
| A.三大改造的进行 | B.“一五”计划的完成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曲最早可能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 B.五四运动时期 |
| C.国民革命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该诗反映了
|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B.朱熹的“理学” |
| C.王阳明的“心学” | D.王夫之的“理在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