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0年4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发布训令,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通令全国一体遵行。对该训令发布的目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国民党以法律的形式将“国父”尊称确定下来
B.体现出国民党人对孙中山的崇仰之情
C.国民政府有借此凝聚国人力量、激励抗战士气的现实考虑
D.国民党借此打击限制共产党抗日力量的壮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道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1742年,辉格党领袖、内阁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此后,“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

A.防止国家元首专制独裁 B.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
C.进一步增强内阁首相的权力 D.协调内阁与国王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