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4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发布训令,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通令全国一体遵行。对该训令发布的目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国民党以法律的形式将“国父”尊称确定下来 |
| B.体现出国民党人对孙中山的崇仰之情 |
| C.国民政府有借此凝聚国人力量、激励抗战士气的现实考虑 |
| D.国民党借此打击限制共产党抗日力量的壮大 |
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
| C.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审议 |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
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都察院 ④军机处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都察院 | B.宣政院 | C.理藩院 | D.枢密院 |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
| B.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
| C.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
|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②④①③ | D.④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