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①科学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②科学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科学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④科学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43年蒋介石出版《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
A.民本主义思想 | B.民族主义思想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生主义思想 |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 B.革命 |
C.民主 | D.科学 |
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作者在思想上最倾向于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