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茶杯,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其原因是 ( )
A.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 |
B.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 |
C.甲企业工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乙企业工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D.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A.原始森林 |
B.自产自用的粮食 |
C.商店里卖的电器 |
D.援助灾区的物资 |
商店里的商品有标价,如一个笔记本标价为2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职能( )
A.价值尺度 |
B.流通手段 |
C.支付手段 |
D.世界货币 |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 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
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其关键在于( )
A.是否为别人所消费 | B.是否在社会分工中生产 |
C.是否与别人进行交换 | D.是否出现剩余劳动产品 |
关于“商品—商品”这个公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价物已经出现 | B.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
C.一般等价物已经出现 | D.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