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梭伦因改革而被流放。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翻开某一时期报纸,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
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话剧是文明剧,京剧则叫旧戏。这一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论说时事。下表评论是针对

题目
所刊载的期数
论非皇上复政则同乱不能平定
第49期
论义民与乱民之异
第52期
论中国民气之可用
第57期
排外平议
第68期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致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出汉朝

A.实行冶铁官营 B.开创了郡县制
C.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19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的动物。”“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这种思潮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代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