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政府在处理“公平”和“效率”这一两难悖律时,大致出现了民主党政府更加注重“公平”、共和党政府更注重“效率”的情况。那么在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共和党政府执政期间,最可能实施的是
A.赤字财政、扩大福利 | B.通货膨胀、扩大投资 |
C.削减开支、平衡预算 | D.货币紧缩、增加保障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各国宪法的制定伴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回答下题美籍华人、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A.满清政府垮台 | B.中华民国成立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D.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首次写入这一重要内容的我国根本大法是
A.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 |
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世界史·近代史编》指出:“(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不能不说是保守派对民主派的胜利.”该书的作者之所以得出这一论断是因为这都宪法:
①规定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②规定最高法官实行终身制
③未规定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④实际承认奴隶制度的合法性:
⑤歧视黑人和印第安人
A.①④⑤ | B.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⑤ |
1792年7月30日,马赛结盟军(义勇军)唱着《献给吕克内元帅的军歌》(后称《马赛曲,)进入巴黎.就政体而言,这时的法国:
①国王掌握着统治大权②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③雅各宾派控制着国家权力④国家在宪政体制下运转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指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变为现代工业文明。回答下题。鸦片战争后,表明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史实是
①洋务运动②清末新政③义和团运动④实业救国⑤一五计划⑥改革开放
A.①④⑤⑥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⑥ | D.②③④⑥ |
中国近代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和第一家炼钢厂分别设在
A.福州、上海 | B.福州、天津 | C.上海、汉阳 | D.天津、汉阳 |
新中国60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下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阶段的场景,请依据时间顺序排列
①跃进号角(宣传画)
②全国科学大会纪念邮票
③南京长江大桥
④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①③②④ | D.②③④①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是
A.以美日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 |
B.以美苏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 |
C.美国、西欧和日本相互竞争的格局 |
D.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 |
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
①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
②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
③提高国际地位
④提高科技水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