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 :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一一《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一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梭伦改革的评价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1)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有哪些?
(2)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点有哪些?
(3)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从鸦片战争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回答:
(1)列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美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2)“树上的伙伴”、“果园的主人”分别指谁?
(3)“发生纠纷”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4)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5)美国出来调停的目的何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中国近代现代史》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
(2)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17、18 世纪,以英、美、法为标志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人类历史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引起深刻的社会巨变,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若干先进国家开始确立。
回答:
(1)为什么把 17、18 世纪的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主要有哪些特点?
(2)从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方面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胜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恩格斯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特点时指出,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当这个目的达到时,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就会“从舞台上消失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大资产阶级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是完全成熟的果实②众多革命俱乐部的出现,表明革命远远超出了原来的目的③雅各宾派的政策表现了激进措施④热月政变标志着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从舞台上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