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0年ll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成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直接推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材料中所指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应该是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同盟会和共产党

洪秀全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与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维护小农经济是其出发点 B.都具有近代化色彩
C.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是其主要内容 D.其反对的对象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