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
B.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
C.它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 |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
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昇(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 | B.3个 | C.2个 | D.1个 |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
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 | B.荀子的政治思想 |
C.董仲舒的新儒学 | D.二程朱熹的理学 |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