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四位同学在对近代日本侵华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对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以下说明,其中正确的是

A.1932年日军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B.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制造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C.1894年中日海军曾在黄海海面展开决战,双方损失相当
D.1938年八路军在平型关消灭日军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 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甲午海战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百日维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语)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抵御外来侵略 B.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D.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