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Na+不可以透过人工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
| 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
| C.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
“神舟”六号两位航天员共在太空进餐15次,回到地面后两人都补充了糖。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的变化 |
|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
|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
| D.CD段逐渐上升是因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
图中5号女儿患单基因遗传病,则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该病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
| B.若3、4号是同卵双生兄弟,则3、4号变异来源可能是基因重组 |
| C.若3、4号是异卵双生兄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9 |
| D.调查有该病史的4—10个家庭,可计算出该病的发病率 |
下列实验设计中,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谢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③林德曼对赛达博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O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中有氧气来自于水
⑤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谢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中,发现了胰液分泌的激素调节
| A.①和⑤ | B.②和③ | C.④和⑤ | D.④和⑥ |
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
|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
|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
|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
关于下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
| B.图2氧气浓度为b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
| C.图3a、b曲线可分别表示pH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 D.图4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