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
|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
|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
|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 |
| D.斯大林体制建立 |
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
| A.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 |
| 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 |
| C.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 |
| D.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 |
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
| 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
|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
|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份咨文,他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美国的安全,对此美国必须提供援助,并认为这是美国的伟大责任,随即向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提供了4亿美元的援助。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两极对峙格局下大国关系的体现 |
| B.意味着美苏“大国合作”政策的终结 |
| C.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 |
| D.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
民国初年,“中国共和立国,有志之士,群起相效仿”“集合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革命派的力量迅速壮大 |
| B.法制法规的健全 |
| C.出于对民主政治的渴望 |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