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A.“不结盟”政策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独立自主 | D.求同存异 |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削弱了中央集权 | B.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郡县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
A.“一国两制”能保证香港的持续繁荣 | B.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提高 |
C.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D.到1997年,英国租借香港期限已满 |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涌现了三个历史伟人。他们是①孙中山 ②袁世凯 ③毛泽东④邓小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说:“从……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总理在此会议上提出了
A.一国两制 | B.闭关锁国 |
C.求同存异 | D.重农抑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