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康德的著作的是

A.《十日谈》 B.《纯粹理性批判》
C.《论法的精神》 D.《鲁滨孙漂流记》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险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A.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B.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以下对文艺复兴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复活 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C.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 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