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方式单一,有些地方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1)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2)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材料一近来,伊朗核问题争端日渐升级。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007年1月11日表示,他不会被西方国家的“大惊小怪”所吓倒。他在伊朗阿巴斯港视察时说:“不幸的是,一伙欺凌弱小者要剥夺其他国家合法的、天然的权利。伊朗民族不会被这些霸权和他们的叫嚣所吓倒。”
材料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方一贯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反对核武器扩散,不希望中东地区出现新的动荡,并坚持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刘建超表示,我们希望决议得到认真执行,同时认为制裁不是目的,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方呼吁有关各方继续进行全方位的外交努力,推动尽快恢复谈判,寻求长期、全面的解决办法。中方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伊朗核问题这一重大国际事件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同学们打算围绕这一事件,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写出完整的课题:“从伊朗核问题看__________”,并简单写出选题的理由。
2007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德国北部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他在会上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国的看法和主张,并指出:中国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安全、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愿同各国人民携手并进,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说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由。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联合声明、安全磋商、联合军演、互办“文化年”活动等宣示了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俄睦邻友好是双方共同的选择;中俄又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两国共同的使命。
简要分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的政治意义。
2006年6月15日,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纵观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合作,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胡锦涛提出的这一目标
2007年3月19日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北京六方会谈中国代表团团长武大伟表示,中方一贯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反对核武器扩散,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中方呼吁有关各方继续进行全方位的外交努力,寻求长期、全面的解决办法。中方愿意为建立一个和谐的东北亚,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从外交政策角度,简要说明我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提出上述主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