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
“九五”期间 |
“十五”期间 |
“十一五”期间 |
GDP增长率(%) |
8.3 |
9.5 |
11.2 |
税收增长率(%) |
16.3 |
19.5 |
21.8 |
税收弹性系数 |
1.37 |
2.24 |
1.95 |
注 :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 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0.21-0.27 |
0.412 |
0.485 |
0.481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人认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离不开政府“放水养鱼”,切实实施减税政策,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为经济的增长释放能量。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合理建议。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原因。
2013年9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开发布。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再凭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向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探索简化进出境备案清单,简化国际中转、集拼和分拨等业务进出境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
第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通过进出境清单比对、账册管理、卡口实货核注、风险分析等加强监管,促进二线监管模式与一线监管模式相衔接,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做法蕴含着怎样的经济学知识? (6分)
(2)请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唯物论的知识?(6分)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就业情况的哪些信息?请进行简单的原因分析。(6分)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述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就业是每个政府都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
(2)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哪些措施能够促进就业?(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不尽合理,存在不少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的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必要性。
材料二 2012年10月23日,国务院在研究部署新疆工作时强调,当前,要始终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推进新疆工作,要统筹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为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住房保障、教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程,把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
(2)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材料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围绕“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展开讨论,讨论结果如下: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3)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材料三中的两种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表: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 |
六五 |
七五 |
八五 |
九五 |
十五 |
十一五 |
十二五 |
GDP平均增速(%) |
10.78 |
7.92 |
12.00 |
8.26 |
9.8 |
11.2 |
7-7.5 |
注:“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上图和上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