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不尽合理,存在不少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的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必要性。
材料二 2012年10月23日,国务院在研究部署新疆工作时强调,当前,要始终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推进新疆工作,要统筹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为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住房保障、教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程,把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
(2)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材料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围绕“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展开讨论,讨论结果如下: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3)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材料三中的两种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27日—2月3日,温家宝总理展开主题为“信心”的欧洲之行。
出访了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外交部部长助理吴红波表示,温家宝总理此次欧洲之行有3大目标,一是推动国际社会重振信心,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二是促进中国与上述欧洲四国的战略共识,扩大双边务实合作;三是推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
材料二 20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温家宝总理向大会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使用“信心”一词,全面透彻地诠释了实现“中国国信心”的有效保障
和社会基础,清晰地将“中国信心”传递给世界,“中国信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产生了积
极影响,成为了中华大词典的新名词。“中国信心”一词伴随着2009年“两会”的闭幕,
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1)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信心”?
(3)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政府应如何才能持振“中国信心”?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华人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研发出“纸电池”。纸电池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进行生产,厚度仅0.5毫米,可以任意弯曲和裁剪。纸电池作为音乐贺卡、智能卡、电子标签等低功率消耗电子产品的工作电源,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材料二 A4纸大的纸电池的成本价为1元人民币,小的只有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纸电池的使用寿命达两三年。纸电池环保的材质避免了传统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作为一般废物加以处理。
材料三 该华人科学家携“纸电池”研发成果回国,在政府部门等主办的2009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了百万元的创业基金(来自社会投资)。对他而言,成立新公司只是一个起点,在中国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可印刷电子工业基地才是真正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上述“纸电池”新公司创业的有利条件。(11分)
(2)根据价值规律理论,分析该“纸电池”新公司应怎样继续吸引投资。(11分)
(3)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中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华人科学家是如何走向幸福的。(10分)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我国投资、消费和外贸(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重
内容 时间 |
投资 |
消费 |
外贸(净出口) |
2007年 |
4.4% |
4.5% |
2.5% |
注 : 2005、2006、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10.7%、11.9%。2007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超投资。投资和消费构成内需,净出口即为外需。
材料二 :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正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占美国GDP 2/3的个人消费明显不振,欧盟、日本等经济出现下滑,进口需求普遍减弱,一些周边国家的经济也陷入困境。受此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会继续下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将愈加困难。外需萎缩,订单下降,出口减速,短期内恐难逆转,这对于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挑战。
材料三:日前,中央出台十项举措,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预计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内,中央将投入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6 分 )
(2) 我国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因是什么? (4分 )
(3) 假如你是我国政府经济顾问, 请根据以上材料为我国经济“保增长”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8 分 )
【选做题《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实现共同繁荣,必须加强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和区域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1)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实现共同繁荣,为什么必须加强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合作?
【选做题《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李嘉图提出“资本的丧失可能立刻把一个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变为停滞的国家。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
材料二:李嘉图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
(1)在李嘉图看来,国家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李嘉图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