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①,作诗,乃和前韵(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②。
注:①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②王逸《楚辞章句》,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
(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清平乐(南宋)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说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
《宋四家词选·序论》说:“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试简析本词“变温婉,成悲凉”的风格。

蝶恋花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有人说“闲”字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首词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作简单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注]①武陵: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1)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中典故可知,词中写的是哪种事物?就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进行鉴赏。
(2)结合全词,说说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追求。

小 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物形象特点。(5分)
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