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词中记述了诗人与参寥的哪些交游活动,请加以概括。下片蕴含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二首(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而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矰缴,(zēng zhuó)古代射鸟用的栓着丝绳的箭。这首诗题为“孤雁”,“孤”是全诗的关键。可是诗人只在最后一句才点出这个字。你认为诗中除了首联的“独”字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孤”字?试举两例说明。
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尾联“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写出了诗人哪两种心理?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
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